近四十年的持续攻关,让“创纪录”成为这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院长、国内知名花生专家的常态。他带队研发的花生单粒精播技术,在春花生高产攻关田实收亩产达到752.6公斤,又达到782.6公斤,屡屡创造我国花生实收单产新纪录。
这些实打实的“新纪录”也让他斩获一项项重量级奖项。三个月前,他领衔的“花生抗逆高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”斩获了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;在此之前,他成为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获得者,并摘取了“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”。此外,他做出了3项农业部主推技术、7项山东省主推技术、25项行业标准、49项地方标准……
万书波说:“一辈子研究花生,只为将科研成果耕植于中国的土地里,让农民真正受惠。”
打破纪录,是从尊重规律开始的
“为什么没有达到800公斤?问题在哪里?”“攻关田的基础设施需要提升,种植密度还能增加吗?还有哪些可以增产的要素?”……
这一幕出现在去年山东省花生高产创建总结会的现场。在连续打破了我国花生实收单产纪录之后,万书波将农技人员、种植大户邀请过来,在观点碰撞中,摸清痛点,抓紧攻关,以尽快实现花生亩产800公斤的突破。
万书波明白,打破纪录,是从尊重规律开始。
在植物王国里,花生是“独一份”的存在——它地上开花、地下结果,在黑暗的土壤环境下才能结出果实。但种了半辈子花生的山东农民老孟不懂这些。按照惯例,他在每年春天会特意选出粒大、饱满的种子,每穴两粒甚至三粒种子种下去,然后期待着日后的丰收时刻。
“一穴凭什么非要放两粒?”这个问题萦绕在万书波研究员的脑海里。在长时间的摸索之后,他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:能不能通过每穴单粒减少播种量,并适当缩小株距增加穴数来增加花生产量?
这似乎违背常理,却蕴含着科学逻辑。一方面,传统习惯上的双粒种植,较单粒种植可有效防止缺苗断垄的发生;但另一方面,双粒种植用种量大、成本高,在高密度条件下,同穴两株中必然有一株的生长和结荚受到较大影响,由此造成群体质量下降,产量降低。
近几年,万书波团队在青岛平度、临沂莒南、烟台招远、泰安宁阳、聊城冠县等多地进行花生单粒精播技术试验示范,单粒精播比双粒播种每亩减少4000粒左右,亩用种量减少20%左右。
一年、两年、三年……42岁的临沂花生种植大户王言猛惊喜地发现,万书波的新技术在自己花生地里表现出来的效果“颇为神奇”:亩总果数达到39万个,比双粒播种多出3万个,亩均增产5%以上。
技术好不好,农民说了算
与别人不同,山东省菏泽市曹县种粮大户郭玉宝换了新方法种地:压缩玉米种植株行距,每4行玉米间再种3垄花生。他发现,“当年测产,亩产玉米1100多斤,花生300多斤”。
玉米产量不降,还多出来一季花生,如何解释?“花生是低矮作物,且是地下结果,与玉米间作能够充分利用光热资源,让玉米发挥边际效应,花生发挥固氮效应,有效解决小麦玉米单一种植模式造成的土壤板结、地力下降等问题。”万书波说。
经过连续多年试验,万书波主导推进的“玉米/花生间作模式”已近成熟,在保证玉米产量的同时增产花生130公斤以上,且农机农艺初步实现了配套,具备了大面积推广的条件,2015年被国务院列为转方式调结构技术措施之一,2017—2019年已连续3年列为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,2017年和2019年被山东列为主推技术,累计推广面积近百万亩。
2015年起,万书波及其团队又以花生带状间作轮作为该技术模式的核心,逐渐探索出花生棉花带状轮作、花生高粱带状轮作、花生谷子带状轮作、花生油葵带状轮作等栽培模式。山东省农科院科研处处长张正告诉记者,“从近几年的生产实践看,这几种栽培模式,都能帮助农民实现增产增收,且普遍能够节氮10%以上,提高土地利用率10%以上,增收20%以上。”
好技术,农民兄弟当然愿意做“代言人”。
在聊城市高唐县小李楼村的试验田里,种粮大户李洪木不断地向参观者推介上述新技术——“玉米/花生宽幅间作一体化播种机”,“集‘翻耕、玉米播种、花生播种’三位一体,具有作业效率高、作业质量好,便于田间管理作业和机械化收获作业等优点。”
“他后来当了领导,但搞科研还是原来那样子”
坚持40年如一日不容易,更何况要在细分的花生领域做深、做透,但万书波做到了。
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我国花生平均亩产不足100公斤,被认为是“低产作物”。但万书波偏偏不认这个“邪”。支撑他的是实验,是科学,是数据。
经过10年定位试验,他首次证明化感物质是造成花生连作障碍的关键因素,揭示了其对植株生长发育和微生物区系的化感作用;他探明了根际微生物种群失衡、根系化感物质自毒、磷钾硼营养元素缺乏、土壤酶活性降低是连作障碍的主要成因,创建出以“冬闲换茬、翻转深耕、施用专用肥”为核心的连作花生高产栽培技术,万亩核心区平均亩产452.6公斤,较对照增产17.4%。
山东省莒南县花生产业办主任杨佃卿是万书波的老朋友了,谈起后者,他止不住感叹:“这么多年过去了,他后来当了领导,但搞科研还是原来那样子,遇到问题就爱较真,不解决不罢休;一到试验地就和农民聊花生,常常忘了时间。”
较真,引领着科研人的脚步。1982年,万书波毕业进入山东省花生研究所。此后,在近40年时间里,扎扎实实,一步一个脚印,在高产栽培、品质栽培和粮油均衡增产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,支撑引领山东花生产业走在全国前列。
试验田的活儿又苦又累,还得像绣花一般精细。万书波经常蹲在田里,一待就是半天,全身湿透,虽然辛苦,他却乐在其中。“实践出真知,这是从事农业科研的基本要求。既要进实验室,更要走进田间地头,心沉安静处,砥砺耕耘中,不为噪音所扰,不为利益所惑,倾尽所有只为大地丰收。”这成为万书波的“座右铭”。
四十年来,他是这样说的,也是这样做的。(记者 王延斌)